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师说》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智育与体育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原因主要是(  )。
A.道德情感不深
B.道德意志不强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自律不够

4.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  )。
A.1982年
B.1986年
C.2000年
D.2006年

5.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6.在教育研究中,透过单向玻璃进行的隐蔽性观察属于(  )。
A.显性观察
B.参与性观察
C.隐性观察
D.非参与性观察

7.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毒,首先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①立即打开门窗,使房间通风  ②给中毒者饮水,防止口渴
③给中毒者盖上衣服保暖  ④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在板书生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后像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9.小学生既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想被老师惩罚,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10.小学生学习了四边形以后,再学习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学习

1.B【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

2.D【解析】马克思认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C【解析】小学生“好心办坏事”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已具备道德情感,但对道德认知仍存在不足,道德行为还不是十分稳定。

4.B【解析】1986年,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并于2006年重新进行修订。

5.B【解析】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优秀的运动员成功时往往能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

6.C【解析】隐性观察是指被调查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被观察和记录。研究者透过单向玻璃进行隐蔽性观察时,被观察者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被观察和记录。

7.B【解析】煤气中毒,实际是一氧化碳中毒,它是由于天然气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妨碍红细胞的带氧、输氧功能。因此,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是:第一,立即打开门窗,使房间通风;第二,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通畅。

8.D【解析】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不同颜色粉笔写出来的字,可以引发学生的视觉器的感受性发生对比的变化,那些彩色粉笔写的字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

9.B【解析】双避式冲突是指对个体同时存在两个不利的目标选择,个体都想躲避这两个选择,但受条件所限,只能避开一种而选择另一种,所以在作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

10.B【解析】下位学习是指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时所进行的学习。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下位概念,先学习四边形,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属于下位学习。

 

了解“每日一练”:

本栏目按教育知识(中学、小学、幼儿园)、综合素质(中学、小学、幼儿园)的顺序每日更新一次,各位考生不妨利用零碎的时间来测试一下自己!查看往期文章请点击每日一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