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名幼儿画小朋友放风筝,将小朋友的手画得很长,几乎比身体长了3倍,这说明幼儿绘画特点具有(  )。
A.形象性
B.抽象性
C.象征性
D.夸张性

2.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这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
A.电报句
B.完整句
C.单词句
D.简单句

3.一名4岁幼儿听到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结果他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幼儿(  )。
A.听觉辨别力弱
B.想象力非常丰富
C.语言理解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
D.理解语言具有随意性

4.在商场,4-5岁的幼儿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时,已不像2-3岁时那样吵着要买,他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安慰自己:“家里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对之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4-5岁幼儿形成了节约的概念
B.4-5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
C.4-5岁幼儿能理解玩其他玩具同样快乐
D.4-5岁幼儿自我安慰的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

5.下雨天走在被车轮碾过的泥泞路上,晓雪问:“爸爸,地上一道一道的是什么呀?”爸爸说:“是车轮压过的泥地儿,叫车道沟。“晓雪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道沟。”(指皱纹),晓雪的说法体现的幼儿思维特点是(  )。
A.转导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归纳推理

6.幼儿突然出现剧烈呛咳,伴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这种情况可能是(  )。
A.急性肠胃炎
B.异物落入气管
C.急性喉炎
D.支气管哮喘

7.教师拟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与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这种做法体现的是(  )。
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B.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D.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

8.教师在幼儿书写准备的指导中,不恰当的做法是(  )。
A.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B.书写自己的名字
C.养成正确的写画姿势
D.学习书写常见汉字

9.为了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能一物多玩,最适宜的方法是(  )。
A.教师集体示范
B.幼儿自主探索
C.教师分组讲解
D.教师逐一训练

10.在“秋天的树”美术活动中,教师不适宜的做法是(  )。
A.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范画绘画
B.组织幼儿观察秋天的树
C.提供各种树的照片组织幼儿讨论
D.引导幼儿观察有关树的名画

1.D【解析】幼儿想象的夸张性表现在幼儿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2.A【解析】1.5—2岁的幼儿处于双词句阶段,主要表现为开始说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省略在双词句中的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因此,这种句子也被称为“电报句”。

3.C【解析】幼儿的思维常常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幼儿是从他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去思维的,而不是按老师的逻辑思维进行。

4.B【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

5.C【解析】类比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6.B【解析】纽扣、珠子等异物进入气管后,经常出现剧烈性的刺激性咳嗽、呕吐、面色发紫、呼吸困难等症状。

7.A【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意识儿童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形成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8.D【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目标3中在书写准备方面:4—5岁,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5—6岁,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写画时姿势正确。

9.B【解析】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10.A【解析】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该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了解“每日一练”:

本栏目按教育知识(中学、小学、幼儿园)、综合素质(中学、小学、幼儿园)的顺序每日更新一次,各位考生不妨利用零碎的时间来测试一下自己!查看往期文章请点击每日一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