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练习法
D.情感陶冶法
2.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综合
3.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 )。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功能性
4.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 )。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分化抑制
D.延缓抑制
5.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 )。
A.波浪线
B.斜线
C.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6.孙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
A.强迫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恐怖症
7.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
C.现行组织者
D.互相协助
8.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效能感
9.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允许出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叫( )。
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消退法
D.合理情绪法
10.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
A.有效说服
B.树立榜样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1.C 【解析】德育方法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和。实际练习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给予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发展的方法。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2.C 【解析】当刺激持续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3.B 【解析】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持续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那些暂时的、偶尔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属于人格特征。
4.A 【解析】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题干中就是倒摄抑制的表现。
5.D 【解析】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形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学习动机为中等时,学习效率和取得的学习效果最好。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6.A 【解析】略。
7.B 【解析】维果斯基认为,至少应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根据这两个发展水平的界定,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其意指认知发展的真实水平(由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所决定)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由在成人的指导或帮助下他与更能干的同龄人合作解决问题的水平所决定)这两者之间的距离。
8.D 【解析】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等。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就会产生喜悦的情感。
9.D 【解析】心理疏导有多种方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系统脱敏法,当某些人对事物、某些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用停止强化来使不良行为消退的治疗办法叫消退法。合理情绪治疗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10.C 【解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包括: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群体约定的具体操作程序:(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要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6)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了解“每日一练”:
本栏目按教育知识(中学、小学、幼儿园)、综合素质(中学、小学、幼儿园)的顺序每日更新一次,各位考生不妨利用零碎的时间来测试一下自己!查看往期文章请点击每日一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