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
A.强化学习
B.直接感知
C.实际操作
D.亲身体验
2.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反映了小班幼儿( )。
A.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B.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C.象征性思思维的特点
D.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图画来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 )。
A.观察法
B.作品分析法
C.档案袋评价法
D.实验法
4.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的一架飞机说“看,一只很大的鸟!”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反映的特点是( )。
A.过度规范化
B.扩展不足
C.过度泛化
D.电报句式
5.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形式
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
6.评价幼儿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是( )。
A.体重和头围
B.头围和胸围
C.身高和脚围
D.身高和体重
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 )。
A.知识取向
B.情感态度取向
C.能力取向
D.技能取向
8.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扭伤,出现充血、肿胀和疼痛,教师应对幼儿采取的措施是( )。
A.停止活动,冷敷扭伤处
B.停止活动,热敷扭伤处
C.按摩扭伤处,继续活动
D.清洁扭伤处,继续活动
9.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 )。
A.解放儿童的观察力
B.解放儿童的智力
C.解放儿童的体力
D.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10.幼儿以积木、沙、雪等材料为道具来模仿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 )。
A.表演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规则游戏
1.A【解析】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B【解析】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题干中幼儿对“包子”“油条”和“麻花”的认知是在其对橡皮泥的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建立的,即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露自身的动作。
3.B【解析】“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是作品分析法的特点之一,题干中教师对幼儿评价以“幼儿的图画”为依据,正是作品分析法特点的体现。
4.C【解析】“语言泛化现象”是指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对一些语言单位的理解或使用超出了目标语音范围的现象。题干中幼儿把“飞机”说成是“大鸟”,这里的“大鸟”已经超出了“大鸟”的正常指称范围。
5.A【解析】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幼儿社会行为获得的重要方式,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6.D【解析】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某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身高、体重、坐高、肩宽、头围等,真中身高和体重是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
7.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8.A【解析】扭伤多为关节处软组织受伤,患处疼痛,运动时疼痛加剧,可出现肿胀或青紫色淤血。处理时,可用冷水敷于患处,一天后再改用热敷。
9.D【解析】陶行知批判和反对束缚儿童的封建礼教,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即对儿童应实施六大解放。
10.B【解析】建构游戏,又称结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如:积木、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
了解“每日一练”:
本栏目按教育知识(中学、小学、幼儿园)、综合素质(中学、小学、幼儿园)的顺序每日更新一次,各位考生不妨利用零碎的时间来测试一下自己!查看往期文章请点击每日一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