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1.材料:

    唐老师布置学生回家用泥巴做手工,要求留意制作的过程和感受,给作文积累素材。谁知不久,小强爸爸气势汹汹地来到办公室,对唐老师大吼:“为啥娃儿回家作业不做,就玩泥巴?”唐老师没有生气,和颜悦色地对家长说:“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我先读—篇作文给您听,可以吗?”于是,唐老师就把小强在作文课上写的作文读了一遍,大致内容是:周末,他用泥巴好不容易制成了一辆“新型坦克”,很是得意,不料老爸一见,就将他的“成果”狠狠地摔个粉碎,还骂自己不务正业,他非常难过……

    读罢文章,唐老师给家长讲明为什么要安排孩子回家做这样的作业。家长听后连声道歉,说:“是我不对,我还以为您就是让学生玩呢”。

问题:(1)评析唐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做法。

(2)试述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2.材料:

    杨老师在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甲猴一块。乙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乙猴两块。丙猴更贪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了丙猴三块。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最贪吃的丙猴分得最多呢?猴王为什么要这么切呢?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就清楚了。

问题:(1)评价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

(2)小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哪些?

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1)唐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做法秉承了正确的家校沟通理念,值得肯定。

①唐老师的这种做法体现了教师与家长的平等地位。家长和教师都是能够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主体。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具有平等的教育地位。案例中的唐老师在面对家长的质疑时,能够摆正心态,以平和心态去对待家长,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地位。

②这种做法具有很强的教育性。教师具有专业的教育理念、知识和能力,相较于家长而言,具备更好的教育效果。案例中的唐老师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做出了个别、深入细致的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成长,还能转变学生家长的观念和认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家校合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教育性。家校合作应使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能够得到教育意义。

第二,发展性。家校合作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第三,针对性。家校合作应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四,有效性。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最终必须耍完成预定目标。

2.【参考答案】(1)杨老师通过故事导入法引导课程,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材料中杨老师采取的导入方式是故事导入法,所谓故事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本节课是数学课,若直接讲解分数的理论知识,不仅学生难以理解,也容易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杨老师通过给猴子分饼的故事引导出课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起的。

(2)导入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

①直接导入:是教师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的导入方法。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种导入方法。

②实物、教具演示法:教师在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些实物,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思维的依据,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师生双方都有话可谈。

③情景导入: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如幻灯、录音、课件、视频或图片等,带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的共鸣。

④提问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思维,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

⑤复习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复习原有知识内容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有关内容,提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小测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作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导入新课。

⑥悬念导入:是指在导入新课时,提出大多数学生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并能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

⑦故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

⑧游戏导入: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的导入方法。

 

了解“每日一练”:

本栏目按教育知识(中学、小学、幼儿园)、综合素质(中学、小学、幼儿园)的顺序每日更新一次,各位考生不妨利用零碎的时间来测试一下自己!查看往期文章请点击每日一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