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一名班主任。你会如何处理班上发生的偷窃事件?

导致学生偷窃行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因为想要某种东西,控制不住行为的冲动;或是为了表达不快或苦恼;或是为了报复对自己不公的人;或是为了获得在同伴中的地位或引起教师的关注。在处理偷窃事件时,要注意三个问题:把偷来的东西还给主人,找出偷窃的学生和对偷窃的学生要保持严肃而又体谅的态度。具体的做法如下:

(1)告诉学生某一件东西丢失了,问有谁知道它在哪里,但不要提及“偷”字,指定一个秘密的地方让他在不被看到的情况下把东西放在那里;或者要求学生写字条来查明丢失的东西。这样做,是为了先帮失主找到其丢失的东西。

(2)如果知道是谁偷了东西,我不会告诉其他人,也不会在公共场合指责他,因为其他学生也会仿效自己的态度对待他。若有其他学生从其他渠道获得有关他偷窃的信息,我会采取措施避免他被同学嫌弃或排斥。

(3)就偷窃行为及其后果我会教育偷窃者,让他明白偷窃是错误的行为。除此之外,也要让他理解偷窃行为给自己以及失主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果学生偷走了值钱的东西而且这种行为不止一次,我会告知校长及学生父母,结合学校和家长的力量来教育孩子。

其实,青少年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去模仿而做错事,作为老师,则要妥善处理好这类事情,既要将孩子引向正途又不伤害到孩子的心灵。

 

二、你教的学生很任性、急躁、不爱学习,你该怎么办?

现在,有不少孩子厌学,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乐趣,甚至优等生也不例外。求知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因为求知而被剥夺了快乐,在急躁的状态下学习、缺乏认知的需要,那么,他们便会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孩子厌学的情绪,在我看来,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

(1)老师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向上意识。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父母的责备,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他们无法从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学习对他们来说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厌学学生,老师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提问时,可以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让他们重拾信心,觉得“我也能回答老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即使答错了,老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

(2)老师要树立新型教学观,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观: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老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此外,学习时间过长,学习任务过重,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

(3)老师让学生感受关爱、关注,为学生创设张扬个性、挥洒青春活力的舞台。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因此,老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4)老师应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比如组织“故事会”、“演唱会”、“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获得成就感。

总之,学生厌学,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教师要从不同方面创设能使学生重拾学习兴趣的条件,帮助学生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

 

三、学生无故缺课、经常迟到。你会怎么处理?

作为老师,遇到学生无故缺课,经常迟到的现象,最要避免的是采取简单的惩罚措施,而是要及时找到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杜绝这类问题的发生。

(1)可以找一个轻松的环境与学生促膝谈心。不要直接从学生的旷课迟到入手,防止学生产生紧张对抗的情绪,可以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入手。了解学生近期是否遇到了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如意。从这些问出发,近而找到学生不喜欢上课的原因。如果是学生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导致无心上课,老师可以尽全力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难题,帮学生解决后顾之忧,这样,学生便能安心上课了。如果是因为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也需要及时反思到底是老师授课方法的问题还是课程内容不吸引学生,以便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

(2)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明白无故缺课、经常迟到并不单纯是违反学校纪律的问题,更是对自己、对家长不负责任的消极态度,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如果是学生对授课方法不感兴趣,老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策略,课上课下多给予学生关注,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便不会再出现无故缺课的现象;如果学生对课程内容本身不感兴趣,可以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并以之为切入点,将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内容本身建立关联,因材施教。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采取正面教育,积极疏导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优势,重拾学习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对课堂的消极抵抗情绪便会消除,无故缺课、迟到的问题也就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四、你当班主任后,准备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以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物化反映。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1)班级物质文化。我会从班级的教室环境、教学设施、各种墙报、宣传画、图书角、荣誉牌等方面出发,进行合理安排布局,为学生建设一个舒心的班级物质文化。

(2)班级行为文化。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小学的队会,中学的班会等都属于班级行为文化。我会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各种问题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我会积极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文化建设中动态生成的信息与存在的问题,开展适合学生生活世界与内心需求的教育活动。

(3)班级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另一核心,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我会设立有形和无形的班级制度文化,如建立班级守则。

(4)班级精神文化。在这方面首先应该形成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其次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优良学风,集体需要一种蓬勃向上、争优创先、爱班好学的精神。另外,班级文化需要全体学生的巩固,只有使每一个学生对班级产生归属感,有一种恒久的生活准则和有效的运营准则,才能使班级在个体的力量之上向前发展。

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硬文化和软文化建设二者要兼顾,只有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才能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学习中获得成长。

 

五、有一个家长说有事要跟学校校长谈,见不到校长他就不走,而此时校长又在外地开会,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

家长到访,并且要求见校长,说明家长肯定有要紧的事情,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我应当热情接待那位家长,让他感觉到我的诚意,使他的情绪慢慢冷静下来。然后我会耐心地向那位家长解释校长不在的原因,告诉他校长现在在外地开会,一时回不来,请他谅解。相信那位家长肯定能理解这种情况,不再坚持要求见领导。

(1)这时候我会耐心地向家长了解他的意见,并做好详细记录,真诚地向那位家长保证会及时将他说的事情向校长汇报,让他相信我们会认真处理这件事,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2)之后我会根据这个家长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向学生和学校其他人员调查情况的真实性,以及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造成怎样的后果,做细致的记录,并将记录的数据整理成详细的材料。及时的向学校领导汇报这件事,将整理的材料交给领导,以便领导全面的了解整个事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指示。

(3)最后我会及时的告知那位家长领导的指示,把整个事件的处理情况详细地告诉他,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耐心向他解释清楚,直到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感到满意为止。事后,我会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争取处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