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1.材料:
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
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
“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振道为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将其表述为“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有心悟”,下学“人伦日用”,下达“天道性命”,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艺”上开到“道”,用“道”来指导“艺”。
“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孔子在《礼记》中多次提到要以“文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既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各种礼仪规范、唱歌、跳舞等,属于文艺范畴;射御包括射箭、骑马等体育运动,属于武艺范畴;书是指书法、算数、天文地理等知识,属于技艺范畴。因此,“艺”包含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朱熹《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义洒扫、应对、治人之道。可见,古人从小就要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武艺中的“射”在古代是相当被重视的活动,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培养心性;射箭时必须身端体正,精力集中,心无旁骛,若射不中也当反躬自问,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过简单的“射”提炼出了丰富的“道”的内涵。
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却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就是从戏曲、说唱中学得的。传统戏曲作为种“高台教化”,其中的正邪虽然过于脸谱化,但恰恰是这些让人们懂得了善恶之分。艺术的呈现和发展,一定要遵从“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不要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万物。
天地万物,道通为一。《中庸》中讲“道不远人”,但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气”,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精神、能量、跟具体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各种门类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视、闻、摸去体会内部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外在的形象,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
中国古典文化及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改为文化之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传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以达到恢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的道与艺》)
问题:
(1)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分别有何特点?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10分)
2.材料:
周末我带学生去郊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着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老师,我最喜欢的花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遭到了一些同学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他的刺了!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到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小强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激动地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们说:“小强说得有道理,荆棘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我们对待其他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到他身上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小强的肩。我的话贏得了一片掌声,小强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活动结束后,我专门找小强一起分析他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鼓励他改掉缺点,同时安排班里几名学生与小强组成互帮小组,小强渐渐改正了自身的缺点。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分)
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道”:①无形,指万物共通的道理。②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③看不见。摸不到的精神力量。
“艺”:①有形,指各种具体的学问。②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概念。③可见、可操作性的更高层次的智慧。
(2)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两者统一不可分的关系。①我们要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艺”要有道来统摄,要有一个知道思想或者价值观念。②艺术的实践和发展遵循以道统艺,由艺臻道的传统精神,可以回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避免让艺术异化为一种玩物丧志的状态。③“道”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艺”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外在的形象,才能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也就是由艺臻道。④中国古典文化将“道”视为文化的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的“艺”入手,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达到恢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也就是由道统艺。因而,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
2.【参考答案】
“我”的教育行为符合以人为本学生观的要求,值得肯定。
首先,我的教育行为符合学生是独特的人这一要求。学生是独特的人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有着与成人和其他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材料中,当小强提出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的观点时,老师没有反驳,而是予以接受,加以肯定,这是对小强独特思维的肯定,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
其次,我的教育行为符合学生是发展的人这一要求。学生是发展的人强调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老师并没因为小强是“调皮大王”就对小强置之不理,而是从小强的答案出发加以引导,最终帮助小强改掉了缺点,获得了进步。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个体,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