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节选)】
1.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3.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分类学校的总体称为( )。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结构
4.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5.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
6. 目前我国普通髙中课程设置的主要课程是(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探究课程
7.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的饲养。上述情况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 )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8.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
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9. 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理论联系实际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10. 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A.教师的知识 B.教师的能力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期望
1.B【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每个阶段均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其面临的主要矛盾也不尽相同。教学要根据相应的阶段性特征采用对应的教学方法,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2.A【解析】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课程。
3.B【解析】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具有不同性质和任务的学校为主体而形成的体系,这个体系通过教育行政机构来制定学历与学位相关规范与标准,并且统筹、规划、监督、落实统一的教育政策。简称学制。
4.C【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等,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5.D【解析】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提出的。
6.A【解析】目前我国小学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是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模式,高中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
7.D【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相关指导下,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实地操作,进而获取相关技能的方法。
8.B【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是实质教育论,又称“实质训练”,是欧洲18—19世纪,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其思想来源于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赛等人。
9.C【解析】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几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体现的是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0.D【解析】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强调的是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